2025年移动支付在德移不动,到底是因为什么?

时间:2025-09-28作者:fqfq7hj分类:银行浏览:3评论:0
听说2025年德国移动支付要凉凉?这事儿最近传得沸沸扬扬。明明全球都在扫码付款,为啥德国人还在掏现金?有人猜是隐私焦虑作祟,毕竟德国人连谷歌街景都抵制;也有人觉得是银行手续费太高,商家根本不想接这茬。但仔细扒了扒数据,发现去年德国移动支付额度其实涨了17%,只是增速比周边国家慢半拍。看来问题没那么简单——难道真像当地媒体说的,是4G信号覆盖太差,连超市结账都卡成PPT?还是说德国人骨子里就爱那种"硬币叮当响"的仪式感?

原标题:华媒:移动支付在德国移不动 或与消费者性格挂钩

英国《今日华闻》刊发文章称,目前,移动支付在德国尚未成气候。据Oliver Wyman咨询公司的调查研究显示,要想让移动支付在德国遍地开花,实在是太难了,2025年的移动交易额占所有消费的1%还不到。

2025年移动支付在德移不动,到底是因为什么?

文章摘编如下:

在参与调查问卷的近2000名消费者中,只有7%使用过例如Apple Pay之类的移动支付,仅3成消费者能想象在未来用手机刷卡买单。使用移动支付的领域也局限于采购食物,买电影票和公共交通票。2025年的移动交易额占所有消费的1%还不到。

如此有限的发展前景与德国人的消费观和隐私保护意识是分不开的。甚至是年轻人也很难接受涉及个人信息的新型事物。这一方面,德国人的保守程度可见一斑。

另外,尽管联邦银行的调查显示,2025年纸硬币的流通交换率下降了48%,德国人依然最爱现金这种传统支付方式。据科隆零售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 在未来5年内,现金依然主导着不超过30欧元的小额支付;而大笔金额的交易人们更倾向于用借记卡完成。

技术方面,德国的日常生活中缺乏像中国那样融合了移动支付的社交平台。全国范围内也没有构建起统一的信息技术网络来支持移动支付。目前来说,不需要输入密码和签名的非接触式刷卡在德国还算是个新兴潮流,不过只有36%的消费者拥有这种便利。

说到底,对德国消费者来说,移动支付不存在“额外的附加值”,“用起来不见得舒心”。

当然,新科技的发展不见得要被消费者的观念所左右。德国的银行也在探索市场,试水即时支付的新应用。无论是刷卡还是刷手机,最大的挑战是未来系统化的发展和制定信息安全的标准,以期得到消费者的信任。(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