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海P2P备案指引表出台 银行存管实行“属地化+白名单”形式
2025年上海P2P备案指引表正式出台,标志着行业合规进程迈入新阶段。根据最新政策要求,银行存管将严格执行"属地化+白名单"双重标准,上海地区网贷平台需同时满足本地银行存管与国家级存管白名单资质。该指引对存管银行准入、数据报送、风险隔离等环节作出细化规定,2025年上海P2P备案指引表特别强调存管银行需具备完善的资金监控系统,通过"属地化+白名单"机制强化投资者资金安全保障,为行业健康发展提供制度支撑。
近日,上海金融办下发《上海市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合规审核与整改验收工作指引表(2025年12月)》,全文共计7大项168条,该文件被称为168指引表,文件全文共计7大项168条,对银行存管等多方面提出相关要求。其中银行存管方面未提及银行存管属地化,但要求账户资金存管属地化,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168条整改指引中,对P2P平台银行存管资金方面要求有两点:
1、需选择通过中国互金协会测评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资金存管业务合作;
2、在本市开立客户资金存管账户。
这是不是意味着“银行属地化”松绑了呢?
业内人士表示,虽说168整改指引未明确提及银行存管属地化,该要求比此前发布的《上海市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管理实施办法》中上海平台只能“选择在本市设有经营实体且符合相关条件的商业银行进行客户资金存管”更加严苛。
因为“客户资金存管账户”在实操中体现为“以平台名义开立的实体账户”,有对应的“户名”“账号”和“开户行”,而168整改指引文件要求的是“开户行”需在上海市内,因此实质上“本市开立存管账户”仍然要以“存管人在上海市有分支机构”为前提。
也就是说,按照168指引规定,网贷平台的资金存管账户在当地的网点开户。而此前实施办法只要求银行存管属地化,但是并未对银行存管的开户提出要求。
由此可见,上海的资金存管业务规范属于“属地化+白名单”形式,是比“机构属地化”的更高要求,绝非对存管银行属地化的“松绑”。(来源:财博士新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