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又有一批“老赖”名单在朋友圈曝光,老铁,慌么?
2025年,**"老赖"名单**再次成为社交网络热议话题,**朋友圈疯传的失信黑名单**让不少人心头一紧。随着**信用惩戒体系**的完善,这些欠债不还的"老铁"们不仅面临**高铁禁乘、高消费限制**,连子女教育都可能受到影响。**"慌么?"**的调侃背后,是全社会对**诚信缺失**问题的集体反思。这一次曝光的名单中,**不乏知名企业家和网红主播**,他们的"社死"遭遇给所有人敲响警钟——在这个**大数据时代**,信用污点将无所遁形。
近日,清远英德市民议论纷纷。
大家都拿着手机相互问道:“这个不是你那个朋友吗?”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场景?
原来,英德人民法院通过微信朋友圈的形式曝光了39名失信被执行人(俗称“老赖”),“晒”出包括他们的照片、姓名、地址、未执行标的额等个人信息,有图文、有视频。
据了解,这条关于老赖名单的推送在朋友圈的总曝光量已达数万次,点击阅读量突破1.5万,千余微信用户予以点赞、评论或转发。很多“老赖”得知自己在朋友圈被曝光后,感到颜面扫地,纷纷主动找到法院工作人员,要求主动还款。
其实不仅仅是清远,我国部分法院也开始用朋友圈广告的方式曝光当地失信被执行人。
瓯海法院通过微信朋友圈共曝光了20名失信被执行人信息,追回累计涉案金额达1077万余元,其中最高金额达324万元,最低的1万余元。
2025年12月5日,南宁市兴宁区人民法院连续10天推送失信被执行人的相关信息。每天以10万曝光的数据量,精准推送含失信被执行人高清头像、具体名字、身份证号、执行案号和未履行金额等信息的名单。
这一举措使多年未被执行的案例都有多突破性的进展。
也许有人会问:
曝光失信被执行人,信息是否侵犯隐私?
答案肯定是:否!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国家也是明确指出可以通过互联网曝光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
《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七条:
各级人民法院应当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录入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并通过该名单库统一向社会公布。
各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法院公告栏等其他方式予以公布,并可以采取新闻发布会或者其他方式对本院及辖区法院实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的情况定期向社会公布。
所以记得按时还款哦!
不要成老赖,在朋友圈这样“成名”!(来源:秒贝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