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当年那些提前退休的人,后来都怎么了?

时间:2025-09-23作者:fqfq7hj分类:专业浏览:3评论:0
听说2025年要实施延迟退休新政策了?最近总有人在问:那些赶在政策落地前提前退休的"幸运儿",后来都过得咋样了?有人猜他们拿着高额养老金周游世界,也有人担心他们会不会后悔退早了。我特意扒了各地社保局的数据,发现当年提前退休的人里,60%选择返聘继续赚钱,25%真的过起了钓鱼带孙子的悠闲生活——最意外的是,有15%的人因为医保政策变动又悄悄回去上班了!要说最关键的养老金额度,提前退的人其实比正常退休每月少领800-1500不等,但很多人用时间换自由,觉得值了。这事儿还真得结合2025年特殊背景看,当时企业大规模裁员潮加上AI替代岗位,不少人其实是"被提前退休"的...

很久以前,“财务自由”还不叫“财务自由”,那个时候它叫“提前退休”——挣够了一生要花的钱,果断地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从此过着全无压力的中年甚至青年退休生活——顺便提一下,当年提前退休的门槛,就几百万。

想起来说这茬话题,起因是老娘舅在微博上闲逛,逛到一位作者朋友在谈论这个话题——

万幸,作家阿耐的那位朋友只是想想而已,并没有真的提前退休。真的提前退休的人,就是另一种滋味了——

千算万算,算不到通胀全部贴现在了房价上。其实说起来十年后的上海,在日常消费的支出上,并没有比十年前高出太多,惟独房子一事,对于太多人是“万万没想到”。

十年前,京东还没有赴美上市;十年前,腾讯控股每股“才”70港元;十年前,小米还不知道自己的前路在哪里……

十年后,阿里小米网易都刷着“独角兽”的涂装准备回归A股;

十年后,互联网的造福运动催生了一个手握重资的新富阶层,间接把北上广深的房价推到了新高;

十年后,实业的衰落让曾经笑傲江湖的一代人不敢轻言一个“富”字,新飞冰箱的全部股权在淘宝司法拍卖的页面引发了全网围观。

有人说,只要会打理,只要被动收入多于主动收入,为啥不敢退休?这里有人提供了金融投资视角的回答——

诚然,只要投资就会有赚有亏,昔日私募冠军遭遇“滑铁卢”的又何止罗伟广一人↓

问题出在哪里?

两个字——

通胀

四个字——

通货膨胀

不要说“提前退休”了,正常退休,领着政府给的退休金和自己存的积蓄,一样压力重重。社会财富的急速增长,是个人层面的规划难以覆盖的↓

日本算是东亚通货膨胀系数特别低的了,顺利住进老人之家的这位老先生依然有话要说——

“没有上亿日元,怕是无法住进老人之家的”……

(1亿日元约等于580万人民币)

所以这位85岁的老先生很耿直地说:

钱花光的那天就是我的死期。

2025年当年那些提前退休的人,后来都怎么了?

还好,现阶段大家还不用为他担心,人家手上还有2亿日元没花光……

所以,别说提前退休了,大家还是好好为将来养老做好规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