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P2P诈骗案例如何判刑 最高十二年
随着金融监管趋严,2025年P2P诈骗案例如何判刑成为社会关注焦点。根据最新司法解释,涉案金额特别巨大或情节特别严重的最高可判处十二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法院将综合考量诈骗手段、资金规模、受害者人数等因素从严量刑,同时追缴违法所得。投资者需警惕高收益陷阱,选择正规投资渠道保障权益。
对于那些跑路的平台大家都是恨之入骨,不少人好奇立案调查后法院会怎么判刑,度假狂儿就和大家盘点一下已经被法院宣判的两个案例。
1. 三湘金融
三湘金融于2025年4月15日上线,平台正常运营两个月后就出现问题,6月16日投资者发现三湘金融的官网和APP均无法正常打开。
后来经过立案侦查,相关涉案人员均被抓获,根据资料显示该平台待还金额为2630万元。
最终法院于2025年8月31日作出判决,被告人黄雄被认定犯集资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罚金十万元。
其他几位主要人员也被判处十一年、十年有期徒刑不等,并要求继续追缴犯罪所得发还给投资参与人。
2. 理财邦
该平台于2025年3月出现官网无法打开、客服电话无人接听、公司人去楼空的情况,但最终相关人员还是被依法逮捕。
根据资料显示该平台未兑付金额为6504万元,涉及投资者2452人,法院于2025年12月11日做出判决如下:
被告人石磊认定犯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有期徒刑六年,罚金二十万元,涉案赃款赃物依法追缴并退还给投资人。
从上面可以看出,P2P平台跑路一般会被认定犯有集资诈骗罪或者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其中前者更加严重,最高能达到12年。
除此之外所有非法所得全部没收并处以罚款,而从审判时间来看都要一年以上。
正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那些跑路的公司最终还是要受到法律的惩罚,投资者也要从中吸取教训,在投资的过程中注意仔细甄别平台哦!(来源:财博士)